台湾11月房贷余额年增7.14% 成长幅度连8个月走跌******
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,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26日公布11月房贷余额为9.32万亿元(新台币,下同),年增7.14%,成长幅度连8个月走跌,尽管正值农历年前的购屋及交屋旺季,仍创下近2年半最低增速,显见房市降温愈来愈明显。
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官员表示,按照往年经验,农历年前是购屋旺季,会有一波高峰;不过今年11月房贷余额月增510亿元,虽然较前几个月的200、300亿元相比,明显放大,但远不及2020年、2021年同期的724亿及848亿元。
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官员认为,房贷余额增速放缓,即便年前旺季,交易量也不如以往热络,数据确实反映房市降温的现象。
中国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******
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日前,一份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截图在网络流传。自然资源部3日向中新社记者证实,该文件是自然资源部印发的,对地方住宅用地供应工作进行指导的文件。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。
这份通知中有部分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关注。其中要求,各市、县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年度供地计划,分批次公开未来一定时间段内拟出让地块的详细清单,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预期预判。此外,通知指出,详细清单内的地块,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可以一次或多次发布出让公告,有序组织出让,并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全部推出。
有部分媒体将之解读为取消集中供地制度。对此,自然资源部表示,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,更好发挥充分公开披露信息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。
2021年,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,要求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、集中供应。按照规定,原则上发布出让公告全年不超过3次。
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,集中供地模式刚推出时,主要是应对当时高地价及新一轮楼市上涨。随着市场走势变化,供地规则适时优化调整是应有之义。2022年,已有部分城市增加了土地供应批次,全年集中供地的次数超过3次。
李宇嘉指出,集中供地是长效机制,不能因市场低迷就退出。此次调整是集中供地由“1.0”升级到“2.0”阶段。“1.0”阶段应对开发商加杠杆炒地,“2.0”则意味着精细化、透明化供地。要注意,此次对集中供地的完善,最重要的就是供地计划和信息。
此番通知也明确,让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全面掌握土地供应状况,作出理性判断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。(完)